81 岁香港老将张耀钊:六旬挥拍闯世界,大湾区续写乒乓传奇
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乒乓球馆内,81 岁的张耀钊正专注地擦拭着球拍。这位身着红色香港队服的银发老者,是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比赛乒乓球项目中年纪最大的参赛者。从 66 岁零基础起步到站上全国最高体育舞台,他用 15 年时间诠释了 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” 的真谛,更以大湾区见证者的身份,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发展紧紧相连。
一、花甲之年的乒乓奇缘
2009 年,退休后的张耀钊在深圳小区散步时,被乒乓球台前的欢笑声吸引。“当时看到年轻人打得热火朝天,我就想试试。” 谁也没想到,这个简单的念头竟开启了一段传奇。彼时 66 岁的他连握拍姿势都不标准,却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头,每天泡在球馆向各路高手求教。他尤其喜欢与年轻选手对垒:“和他们打球要快速移动、精准预判,反而让我进步更快。” 这种 “以赛代练” 的方式,让他的球技突飞猛进。
2018 年,74 岁的张耀钊迎来国际赛场首秀。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世界元老杯巡回赛上,他与搭档张学友(非歌手)一路杀进决赛。然而因语言不通错过比赛时间,最终遗憾获得亚军。这段插曲反而成为他最难忘的回忆:“当时急得团团转,但也让我意识到,打球不仅需要技术,还得‘走出去’开阔眼界。” 此后他越战越勇,2019 年在深圳站夺得双打冠军,2024 年更在意大利罗马的国际乒联大师杯中,以 80 岁高龄摘得单打桂冠。
二、大湾区热土上的乒乓人生
张耀钊与大湾区的缘分始于 1979 年。作为东莞建筑工人,他被派往深圳参与改造工程。“那时深圳还是个小渔村,从东莞开车要 6 个小时,路上全是泥巴。”46 年时光流转,他亲眼见证这座城市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,自己也成为最早一批定居深圳的香港居民。退休后,深圳浓厚的乒乓氛围彻底点燃了他的热情:“这里每天都有比赛,球馆里从小孩到老人,大家都能找到对手。”
得益于大湾区便捷的交通网络,他的 “乒乓版图” 不断扩展。每周六天,他往返于深港两地球馆;2024 年更随深圳球友代表团赴日本交流,用小球架起友谊桥梁。“现在过关几分钟就到,去广州比赛也像回家一样亲切。” 他感慨道,“大湾区的发展让我们这些爱好者有了更广阔的舞台。”
三、全运舞台上的银发标杆
今年初,张耀钊在 29 名香港选手中脱颖而出,获得全运会参赛资格。尽管首场比赛 0-2 不敌对手,他却笑得豁达:“对手用长胶打法克制我,但能和全国高手过招,本身就是收获。” 场下的他更成为 “明星”——72 岁的安徽选手杨毅赛后主动合影:“他的心态和毅力,是我们所有大龄球员的榜样。”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张耀钊反复强调:“我不是网红,只是想让更多老年人知道,运动永远不嫌晚。” 他透露,自己每天坚持打 5 小时球,饮食清淡、作息规律,“现在身体比 60 岁时还好。” 谈及未来,他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:“如果身体允许,我还想参加下一届全运会,也希望能在澳门现场看孙颖莎、王楚钦打球。”
bwin必赢唯一官方网站暮色中的深圳湾口岸,张耀钊背着球包踏上归途。远处霓虹闪烁,这座见证他半生奋斗的城市,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。而他手中的球拍,不仅承载着个人梦想,更书写着大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生动篇章。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说:“乒乓球让我忘记年龄,大湾区让我看到希望。只要热爱还在,传奇就不会落幕。”